“瓷器有纹,不值一文;缺一角,不值一角。”在所有收藏门类中,最讲究品相的恐怕瓷器当先,因此这句行话说的就是瓷器收藏一定要注重品相保存。
收藏家王树森的家中,藏有不少明清时代的青花民窑瓷器。其中几件明末的青花罐和清中期的文房器具都颇具价值,但他最喜爱的却是一件满是裂纹的青花瓷盘。
远处的群山延绵起伏,与江边的几叶小舟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呼应。两位老者驻足于岸边向远处望去,仿佛在向远去的扁舟送别……仅仅从瓷器的图案来看,确实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,但几道裂纹也着实让人觉得有些“刺眼”。
这件瓷器为清中期民窑青花人物花口大盘,裂纹属于‘老裂’,是清代的锯瓷工匠修复的。”说话间,王树森将瓷盘翻了过来,一根根黑色的锯钉在洁白色瓷盘上十分醒目,细细数数足有25颗之多。
“这件瓷盘的价值就在于这些锯钉上。”王树森将一些水倒在了瓷盘之上,本以为水会顺着瓷盘的裂纹流出,但观察了许久,盘底依旧干燥如初。
“我收藏的不仅是这件瓷器,更是这锯瓷器的技术。”王树森表示,瓷器倘若带有裂纹,其价值会受到很大影响。这件瓷器虽是开裂后加以修复,但与如今用胶液粘粘不同,瓷盘为古代锯瓷工匠手工修复,先用金刚钻钻眼,再用锯钉加以修复,除了有些影响美观,对于使用丝毫没有影响,这种技术时至今日已近乎失传。
王树森透露,时下收藏市场对于“锯”过的瓷器有着另一番定价,价钱会随着锯钉颗数上涨。有些水平更高的锯瓷匠人甚至能巧妙地将裂纹掩盖,此类作品价格更高,有时甚至能超过完好无损的瓷器。“瓷盘虽然已开裂,但瓷盘上蕴含的艺术价值和锯瓷的手艺价值却无法抹去,所以这件特殊的瓷器成为了我的最爱。”